該如何形容〈富春山居圖〉這幅畫呢?
寧靜、自然、淡泊、平實、沈潛、蕭瑟、悠遠......一眼望不盡、看不透

山非高聳入雲,河非驚濤裂岸,樹非蓊蓊鬱鬱,草非隨風昂揚。
該是不求名利、與世無爭的人,才會欣賞的樸實無華境界。


========


上週末到故宮看富春山居合璧展。
早耳聞看展大排長龍,一向不愛往人潮擠的我,仍沖著緣份而來。

我因工作與張光賓的水墨畫共處過一段時光。
張光賓八十歲時捨去色彩,用超人的創作力與耐力,以濃重墨色與乾渴筆法,綿綿密密,一點一點仔細皴擦胸中塊壘山水,九十五歲創作出氣勢驚人的直式長卷,其傳統水墨神韻直逼現代抽象畫作精神!不知這垂垂老者是如何得獲這般意志力?


張光賓是國內對〈富春山居圖〉書畫研究最透徹的學者,他解決了一場激烈的學界真偽論辯,將〈無用師卷〉判定為真跡。〈富春山居圖〉應該對他的創作影響不小吧?


========

午飯後氣神憊懶,汽車先停靠在故宮山邊,小睡養神,半小時後被落雷驚醒,冒著大雨,快步至館中,儘管褲管被打溼微寒,仍打起精神想一睹名畫風采。服務人員說大約要排隊40分鐘才看得到畫作,我先晃去多媒體虛擬實境展,看著燈箱放大版的〈富春山居圖〉,水墨筆觸與富春山實景交錯出現,虛擬河水悠悠流淌。

〈富春山居圖〉是一橫式長卷。我之前在備課時,曾在故宮網站抓下全幅圖卷。但限於電腦投影的長寬比例,我只擷取其中一段,即梁詩正題跋左側---巍巍主山起的一小段畫面,放給學生欣賞。挑選圖的段落時,只覺得很難挑,整幅畫似乎沒有重點處,視覺總想逸出畫面、往左右延伸出去,筆意綿延不絕、富有連貫性。



這幅畫曾讓一些人魂牽夢縈:同是畫家的沈周,得而復失此畫,只好憑印象自己再畫一張留存;清初收藏家吳問卿愛之如命,臨終前要家人把〈富春山居圖〉一起陪葬火化,幸好他姪兒把畫搶救出來,但畫也燒成兩段,即今所傳的〈剩山圖〉與〈無用師卷〉,不過在故宮看原作時,已經過後人完美的修補裱綴,不見灼燒痕跡。把仿作〈子明卷〉當寶貝、看走眼的乾隆皇帝,也把此畫常放在身邊,出巡都隨身攜帶,並在卷上題詩五十餘篇。〈富春山居圖〉的命運如此多舛,怪不得被稱作「畫中蘭亭」。只是〈蘭亭序〉隨葬而佚,〈富春山居圖〉雖被火紋身,後人至少還得睹真跡。

我排隊大約排了二十多分鐘。有幾位大陸男女排在我後頭,講話嗓門洪亮,側聽他們的對話,讓我在等候中不至於無聊。其中一男子是台灣領隊,其它人我猜是浙江的高幹與眷屬吧,因為那台灣領隊稱呼領頭的男子為「領導」,還說有人前一天打電話來特別交代他好好招呼眼前這群貴客。也因這群貴客,排隊時,故宮的志工還特地來到我們眼前解說畫作的一些來歷狀況,很是熱鬧。

等真正走到畫作面前時,先印入眼簾的是從大陸浙江博物館借展的〈剩山圖〉,寬51公分,高32公分,短短一幅,筆觸並不細緻,墨色也因水漬模糊,畫作狀況不佳,令我很是失望與疑惑。後來才知,這幅畫被燒得較為嚴重,可能有被水潑濕,也經後人補筆不少。



〈剩山圖〉與〈無用師卷〉後來各自流落他方,〈剩山圖〉被輾轉賣到清末一位有名的鑑賞大師吳湖帆手上,才被鑑定為黃公望真跡,最後捐給浙江博物館收藏。〈無用師卷〉則為乾隆皇帝納藏,輾轉來台,由台北故宮收藏。

接著走到〈無用師卷〉面前,這橫式手卷十分長,寬637公分,保存狀況還不錯,筆法較為清晰,畫幅後段有超大一片留白,整體素淡到不行,讓我很是驚訝,這幅畫一點也不搶眼,令人難以一見驚豔。

因為排隊人潮眾多,也有人管制,一旦走過就被人潮推擠,無法再回頭細細品味,除非重新排隊再等20分鐘,方可一睹畫作。〈剩山圖〉與〈無用師卷〉前(右)段的我走看得太快,印象已淡。當全幅畫卷快要走完時,我刻意滯留在〈無用師卷〉左段作品前,希望可以留多一些視覺印象,此時我能看到的多是大片沙岸與留白、群山墨塊層層遠去,一片蕭然景致,令我默然而立。



卷末題有黃公望的書法,風流俊逸,倒叫人流連忘返。



同一展室也展出了沈周摹仿的〈富春山居圖〉,這幅畫與黃公望的畫風差異極大,因為沈周是憑著記憶而繪製,久未見原作,用筆與畫風也迥異,濕氣氤氳,山石立體,這應該屬於沈周的個人風格吧?



這展最令人振奮的是,同時展出了引起真偽論辯的〈子明卷〉仿作,讓觀眾可以進行真假差異比較。〈子明卷〉畫得相當好,乾隆皇帝認為這幅畫才是真跡,在上頭題滿了詩句並蓋章,密密麻麻,看得我頭皮發麻,全然看不出原作品的留白佈局之美,甚至連山肚上的空白處都題詩,真是太佩服乾隆的「假仙」了!



黃公望畫風師承趙孟頫,上追董源、巨然,這展覽也展出了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令我非常開心!這幅畫設色秀麗,構圖簡潔鮮明,林木姿態生動細緻,山景意象明確,很適合介紹給學生認識國畫。可惜的是,上面題了不少詩句,使得留白處被破壞了。



五代董源的〈龍宿郊民圖〉、巨然〈蕭翼賺蘭亭圖〉這兩幅畫,不知是否因為年代久遠,整幅畫泛黃嚴重,展示燈光又弱,已看不清畫作全貌,反而要看導覽影片內的作品畫面、或照片放大版才能看得清楚,看來這兩幅畫都已行將就木了,可惜可惜...

現場也展出後代一些受黃公望影響的畫作,像倪瓚的〈六君子圖〉、〈容膝齋圖〉,畫面構圖都簡單乾淨,以乾筆皴擦,大量的留白空間。我向來喜歡倪瓚、弘仁的簡潔風,便覺得頗有看頭。



離開故宮前,到禮品店買了一本蔣勳的導賞書,以及富春山居的不織布滑鼠墊。原本想買複製畫作,但價格不斐,竟然高達三萬多大洋,另有一複製小卷,色澤不錯,可惜只有畫作的其中一段,而無全貌,竟也要價一千五。


PS-I:大陸有一個富春山居度假村的網站,視覺做得很棒,主選單的動畫,把層疊山景立體化,山嵐緩緩流敞,游標移到不同位置會對應改變視角,頗得畫境。

PS-II:故宮官網可放大欣賞許多展出作品圖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y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