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館於90年2月3日至3月18日舉辦【內象--羅睿琳個展】,展出羅睿琳從台南藝術學院造形藝術研究所時期,到接受教育部補助去法國進駐藝術村前後約三年餘的創作成果。

羅睿琳的畫相當富有視覺上的魅力,不管是她那飽滿迷人的圓,或是深淺有致的背景,即使是採用單一造型元素---圓,來鋪陳所有的作品,卻發展成各種意想不到由線條與色塊組合成的圓。造型看似單純,但餘韻無窮,畫面中留給人無限想像空間。各種線條所建構出的圓,包括早期用極細線條密密編織出,由中心點發散或收縮的圓,線條有時明顯有時被炫眼的背景白光所覆蓋。包括後期的同心圓,也是用類似細線密密包裹,以及線條漩渦狀放射出去或收縮進來的圓。

她早期的《安住》系列,從某個定點慢慢放射出去的線條,線條略呈圓弧狀,彼此之間有密切的合作性,因此那圓就轉變成為一種能量磁場,產生會吸住什麼或是排斥什麼能量的效應。羅睿琳並且在背景渲染出一塊隱隱發光的白色塊,也是因為這背景的白色塊才襯托出前景圓的某部份,因此那圓與周圍的黑白空間產生微妙互動的相對關係。

舉她那幅得了台北美術獎的作品《安住-14》來說,巨大向上放射的圓,有著一股由內膨脹向外的能量,這碩大感逼迫著下方的空間,形成相當緊張的壓迫感,像是被繃緊、包裹起來的核心力量。她早期的安住系列每幅作品都非常迷人,有如深海水母發光漂浮在某個暗黑的水域,透明而纖細,迷濛而隱約流轉出內在光華。

羅睿琳所採用的襯托或鋪陳手法,都包裹在一種微暗漸層式渲染中,表現的基調相當一致,系列作品彼此間的關連性強,因而產生一種纖細微妙而類似內在花華的視覺美感,塑造出她作品中的迷人魅力。

同樣是圓,羅睿琳發展出各式各樣的美感,在在令人驚嘆,令人不禁想問,探尋內心世界的過程是否真可如這畫之美?讓人無比嚮往。

藝術家所創造出的想像空間也無比寬廣,可以激發出各種有趣的聯想。這些圓似乎會軟化人心,令人想隨著畫裡頭的能量去感受那鼓漲均勻的優雅形式,如同《安住-9》可聯想到西洋貴婦人裡面所穿戴的蓬蓬裙,而《安住-11》可聯想到橘子,甚至可以是被剝了外皮的橘子。

比較起來,她從台南藝術學院畢業之後創作的作品,比較欠缺了《安住》系列的迷人魅力,雖然承續著相同的造型元素--圓。在「彼-此」系列裡兩個圓並列,嘗試一明一暗之類的對比關係,此時圓變成了同心圓,恍若指紋般細線堆成的同心圓。

後期系列所使用的圓幾乎都是同心圓,或由中心漩渦狀旋出的圓, 甚至有七彩鮮明的彎曲狀線條橫切出現, 打破了她一貫的黑白清淡味道。

跟《安住》系列的圓比較下來,前者細緻典雅,後者較粗獷莽撞。

較能維持那細緻之美的系列,像《此岸/彼岸》,開始探討線條圓和背景光源的關係,重疊或分離,像是尋求過渡的可能性,逐漸偏離本心向外探尋。

或許藝術家想要達到另一個層次境界,試著讓自己遷移的過程,也或許是羅睿琳獨身旅居在外,開始思索與故鄉台灣的關係。


圖為羅睿琳《安住8》,水墨紙本,1998,140*75c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y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