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前一晚整理好行裝,凌晨5點起床,梳洗一番,兩人就驅車直奔機場,
用我的元大信用卡可以免費在機場附近停車,
但停車場早上等接駁車到機場的人很多,
為了怕耽擱登機時間(早上8:30起飛),我選擇拿感應鈕扣開車去機場前面停車,
但卻惹來緊張的偉偉的抱怨,覺得停車場的規定太複雜。
不過我還是覺得我的決定是正確的,
至少回國後行李就可以直接上車回家了,不用搭接駁車去原本的停車場。
首次從第二航廈搭飛機出國
沒料到出境以後的機場免稅商店街很大,可以逛很久,
可惜我們的時間不多,就趕著去搭飛機了

我在日航飛機上喝了不少飲料,所以猛跑廁所
空姐還給我了一小瓶的白酒喝,(開心^o^)
日航機票很貴,飛機餐也不錯吃,
偉偉說它是失事率很低的航空公司,座位也寬敞
唯一的缺點是互動電影很少有中文字幕,
我看的影片是《即刻救援》(Taken),就沒有中文字幕。

關西機場座落在某個港灣,是建立在海裡的機場
從飛機的窗戶俯瞰,感覺很酷
關西機場出來以後對面就是JR火車站,從機場換搭JR火車往京都。
偉偉在台灣就透過EZTravel訂好JR的一日券兩張,這樣可以省下不少錢,
到現場只要找到JR綠窗口,跟英文很破的服務員比手畫腳換成車票就好了。


沿路雖然很睏,被偉偉規定要打盹休養一下,
我還是忍不住睜眼偷看沿路風景,偶爾偷拍照片
偉偉向公司借了一台類單眼EP-1,我老是搶來用,希望可以拍出效果好的照片

剛開始接觸夏天的日本都市街道,總覺得跟台灣的景象差不了多少,都很現代化
夏天的日本鄉下一片綠油油,種滿了稻田,菜園也有種芋頭,一樣有白鷺鷥在田裡,
只是日本的屋頂比較少水塔,街上很少看到機車。
越接近京都,就越多日式民居房子錯落於田野間,這時才比較感覺到異國情調。(下圖是在JR上拍的)


偉偉雖然不懂日文,這趟旅程都是他事前規劃訂住宿買機票,我只負責借旅遊書:p
他借助google翻譯,到飯店網站直接訂了外牆施工的客房,雙人房一晚才日幣10,000元,便宜許多。
我們到了京都火車站,先去旅館check-in
才發現小力推薦的這家世紀飯店還真是方便啊~就在火車站廣場旁邊
KYOTO CENTURY HOTEL屬於舊派的飯店,鋪著厚地毯,地毯很舊又髒兮兮的
不過侍者很殷勤招呼,飯店的中庭很大很有氣派,還有亮著燈泡的造景咖啡座
我們住在五樓的576室,室外走廊可以俯瞰樓下中庭,視野很好


我們在此下榻三晚
房間分兩段式,還有一扇門把洗手間與床舖區隔開來,
床鋪區靠近窗戶,採光很好,只是有一整片的透明灰布遮蓋住
從窗外看出去視野沒被擋住,還看得到火車站大樓
偉偉說這應該就是施工的房間,所以價格便宜,一晚才一萬日幣
窗邊有圓型桌椅,每天早上吃早點時,坐在這裡吃,感覺很舒服
飯店還有送溫泉泡澡劑,每天晚上走路走到腿超痠,
要來泡個熱水澡,好恢復體力,應付第二天的行程

房間是twin room,就是兩張大床,
我發現這種床型睡起來比較舒服
不用跟老公搶位置跟搶被子,決定家裡以後也要換這種兩大床


到房間時已經下午四點了,我攤在床上有點起不來
偉偉擔心快天黑了,第一天會沒玩到什麼,所以催促著我盡快出發
我們這一天的行程就是從火車站出發散步走路
往鴨川走,路上看看各種小店與民家模樣,非常有趣
我還看到一家放映A片的小電影院,很是吃驚
日本街道上每隔幾條Block就會看到投幣飲料機,十分普及
但京都街上倒是不常看到便利商店,比台灣城市的便利商店普及率還低

這是京都的警察局


我們經過三十三間堂,沒有進去繼續沿著馬路走
但被豐國神社前面的一排燈籠吸引而進入
看到神社的洗手設施,非常喜歡,
是注滿水的一缸清水,客人必須用杓子舀起清水傾倒在溝上洗手
這樣就不會弄髒那缸清水了,真是很聰明的設計呢!



傍晚時而下起毛毛雨,但天氣還是很熱,我汗流浹背
我們走到京都博物館,也沒進入,
門口有紀念品店,我進去吹冷氣,順便逛逛
看到很精緻的透明L夾,
有浮世繪的著名兩種圖案--富士山、翻捲的海浪,設計得有層次感
我愛不釋手,於是買了一大兩小,
大的是A4尺寸,小的只有一般3x5相片大小



離開博物館後,我們順著大和大路通往北走,
看到博物館側門對面有一家頗具風味的傳統旅館--「やまと」,
進入參觀,裡面的房間是和室的,小小一間,中間有個方桌
後方牆上一台舊的小電視,需使用公共浴室(女湯)。
這裡的房間小,又沒浴室,我就不甚有意願住下,
但偉偉覺得跟舒國治推薦的傳統小旅館很像,他倒是很喜歡。


「旅館やまと」
地址:東山區大和大路七条上ル

我們繼續往北走,還沒到五条通時,經過了一家小藝品店,店名叫「あまた」,
進去瞧瞧,沒想到發現不少美麗的玻璃器皿與陶具
像是佐藤圭太、桃原正男、匠工坊做的玻璃都很棒,
我驚豔不已,也感嘆台灣的玻璃工藝水準似乎沒有日本那麼好。

「MOTTAINAIクラフト--あまた」
地址:東山區大和大路通五条下る石峘町東側65番地

走在宮川町通時,發現這裡街道的民房都很有古風,原來這就是改造後的町家木造建築,
町家建築是日本江戶時代普及於京都的木造家屋,京都僅存兩萬多戶,
家家戶戶的門面都很樸素簡潔,每家門面的變化並不大,但都古樸典雅富有質感,
房子擅用條狀或格子狀的木板搭建,呈現各種深淺變化的棕褐、鵝黃等色調,
共通之處就是都看不透屋子裡面,全都封得很緊密,所以屋內的隱私度很高,
大部分是兩層樓,二樓窗戶幾乎都會垂掛好幾道竹簾。


時近傍晚時分,我們走的住宅區沿路,幾乎空無一人,真是好奇:人都躲到哪兒去了?
偶爾有一兩台京都人騎單車快速掠過,但多半面無表情,感覺就像台灣人在騎機車一樣。
偉偉則認為京都人看起來很冷漠。

接著還是往北走,想去吃京都有名的鲭姿壽司,
地圖上顯示餐廳位在四条通的祗園地區,
等好不容易走到祗園時,竟然下起大雨,我們只帶了一把小陽傘,
到處找著旅遊書上提到的鲭姿壽司老店,
我腿累癱了,只能坐在祗園小巷的騎樓下躲雨,
偉偉來回奔走幫我找尋餐廳,卻怎麼也找不著,心頭實在沮喪,
後來退而求其次,找這老店徒弟開的壽司店--「いづ重」,竟然就在八坂神社斜對面轉角,
我非常開心,在門口張望櫥窗看了半天,要進去吃時,沒想到晚上八點已經打烊了!
我跟偉偉都沮喪到不行,因為我們住的飯店房間沒有附早餐,
我外帶了一條鲭姿壽司當作第二天的早餐,
一條要日幣兩千大洋(也就是台幣680元),兩人合吃每人也要台幣340元以上
當時並沒想太多,不過事後算起來,這可真是很高貴的早餐啊~~

晚餐後來我們是隨便在祗園四条通大馬路邊一家鰻魚餐館「松乃鰻」吃,
在門口張望時還不覺得很貴,等入內坐妥,拿起菜單研究,才感覺不妙,
每份餐點都要日幣三千大洋以上,折合台幣一千多元,呼~呼~
反正也不好意思跑掉了,只好硬著頭皮吃,鰻魚入口極化,味道有點鹹,
這家餐館的綠茶極為甘甜好喝,所以我之後幾天早餐開始泡綠茶來喝。


「松乃」鰻屋
地址:東山區祗園南座東四軒目

吃完以後跟餐館的服務生問路,想搭公車回火車站,
一位大陸人熱心幫我們指引,看來他是過來日本討生活的。
我們走到阪急百貨前面搭206公車回飯店去了,結束了第一天的昂貴探險之旅。

第一次走京都的街道,搞不清楚地址要怎麼看,所以一直找不到晚餐想吃的餐廳,
回到飯店後,翻開《Milly的京都私路》書一讀,
發現原來京都的街道多是南北縱橫交錯的,
許多地址會先顯示南北向的街名,例如「河原町通」、「烏丸通」,
接著顯示東西向的街名,例如從二条通、三条通到八条通等等,是從北到南的好幾條重要大馬路,
若是地址接著顯示的是「下ル」就代表往南走,「上ル」就是往北走,
「西入ル」是向西走,「東入ル」是向東走。
所以只要手頭上有一份京都市詳細地圖,再確定店家地址,就比較按圖索驥順利到達想找的店。

回到飯店已經晚上九點多了,我放了熱水泡澡,
發現飯店有送很好的溫泉泡澡劑,使浴缸水呈現翠綠色,泡了也很舒服,
心中暗暗感激小力的推薦,把走到極痠痛的腿腳泡了復原,好應付次日的腿力操練,
後來連續四晚都是這樣泡澡,真是過癮極了。
換上飯店的浴衣睡衣後,發現日本的電視節目還真是無趣,有線電視台很少,
電影台都要付費,也沒有看得懂的字幕,
所以晚上在房間很少看電視,都在攤開地圖研究規劃次日的行程與餐廳,
每天都很晚才熄燈就寢,真是辛苦的自助之行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y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